第三級產業

高一地理補充講義、第三級產業


一、中地理論
(一)學者:克里斯徒勒(1933)
(二)假設:地均、人均、經濟人==>僅保留「距離」的影響
(三)相關概念
1.中地:提供居民各種商品和服務的地方。EX:花蓮市的中地機能比台北強。
2.商品圈:消費者願意移動購買某一商品的最大距離,即「市場範圍」。
3.商閾:銷售某種商品或服務,銷售者要維持營業的臨界距離。
4.商品圈與商閾之大小關係與意義:
編號
大小關係
意義
A
商品圈>商閾
廠商有多餘利潤可圖
B
商品圈=商閾
收支相抵,廠商恰可營運
C
商品圈<商閾
入不敷出,廠商倒閉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23


(四)市場區域的建構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相切型       2.重疊平分型
         123


(五)中地階層:假設平原上,有四種不同等級的中地,分別為A、B、C、D。(K=3)
1.A的市場範圍為次一級中地B的3倍。
2.市場範圍:B為C的3倍,C為D的3倍。
3.市場數:A~D依次為:1,3,9,27
4.因中地均包含一個次級中地,故中地數:
(1)A:1(個)
(2)B:3-1=2(個)
(3)C:9-(1+2)=6(個)
(4)D:27-(1+2+6)=18(個)
5.承4:D中地數=D市場數—C市場數
  123
例:附表是某均質平原上五個不同等級中地甲~戊所提供商品資料。請問:
1.該平原上的五級中地,若依等級高低排列,正確順序是:乙丙丁甲戊
2.「丙」中地的市場區域包含哪幾個中地的市場區域?答:甲、丁、戊
(六)中地等級和商品等級
1.中地等級:
(1)高級中地:商品種類多, 商品等級由高至低都有,市場範圍廣大。
(2)低級中地:提供商品種類少,商品等級較低,市場範圍亦較小。
2.中地階層和數量之關係

中地規模
商品種類
商品等級
顧客需求頻率
市場範圍
中地數量
遠東百貨
高~低
7-11便利商店
(七)應用:地方生活圈
1.理論基礎:中地理論
2.目標:透過都市階層的規劃促進區域均衡發展
3.策略:強化中地機能和城鄉交通


二、傳統零售業
(一)雜貨店:柴米油鹽
(二)傳統市場:近來由早上營業轉為黃昏市場(因:婦女就業)。
(三)百貨公司(商業區):中心商業區。
(四)商圈:商店密集的地區。
1.火車站、捷運站附近:易達性高
2.廟口、大學:特殊景觀及公共設施附近。


三、新型態零售業
(一)便利商店:ex:7-11、全家
1.少量多樣、零庫存、補貨頻繁:銷售時點系統(Point of sales)
2.垂直整合:整合上下游產業,食品加工廠—物流中心—便利商店。
3.規模經濟:廣設連鎖店
4.區位:住宅區交通便利之處(ex:三角窗)
(二)超級市場:ex:全聯
1.冷藏生鮮食品
2.營業時間長滿足上班族家庭需求
(三)量販店和購物中心:ex:家樂福、高雄夢時代
1.美國多在郊區交流道下方(停車場、交通便利)
2.台灣多在市區(立體停車場)
3.量販店:批發價、一次購足。
4.購物中心:購物+娛樂休閒
(四)無店鋪販賣:ex:郵購、電視購物、直銷、網購(電子商務)等。
=> 商品銷售和宅配業合作,音樂軟體可直接下載。


四、觀光業商圈
(一)等級:世界級-->國家級-->地方級
(二)台灣的觀光業
1.客源地:中>日>港澳>韓(亞洲佔84%)
2.目的地:中港澳(50%)、日韓、東南亞(亞洲佔89%)
3.中國的觀光業⇧,台灣的觀光業⇩。(因商品圈重疊)